发布日期:
公开文章分类:
两个月内,多家企业相继发生蹊跷的工伤事故,赔钱“私了”。雇主相互“吐槽”,聊着聊着,聊出了问题,受伤的员工居然同名同姓。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伪造工伤事故诈骗多家企业的乔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捕决定。
“你还在为钱发愁吗?现在给你一个机会,招伤员,开伤后运气好的话一场有六七千元……”这则广告是赵某在一个“兼职”QQ群里看到的。囊中羞涩的他询问“伤员”、“开伤”是何含义。对方称,“伤员”先找工作上班,然后让师傅用棍棒击打致伤,称之为“开伤”,其余的事情交给他们处理。赵某听完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但想快点赚钱的他还是来到无锡,成为了一名“伤员”。
像赵某这样的“伤员”,被乔某等团伙成员叫作“小鬼”。据团伙老板乔某供述,2012年,他在某工地干活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老板赔了些钱给他。这件事后,他了解到有人居然借此发财,就加入了一个工伤诈骗团伙。“业务”熟练后,开始自己干老板。
乔某的团伙里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其本人是老板,负责供应食宿;王某负责“开伤”,被称为“开伤师傅”;司机程某有一辆轿车,用来接送受伤人员,参与谈判;董某扮成“家属”,在医院陪护。这些人都是安徽籍同乡,相互熟识。团伙中唯一不是安徽人、又受到乔某信任的是易某。易某曾经也是一名“小鬼”,他对“开伤”的情形记忆犹新,“疼得我死的心都有了”。因为易某比较机灵,后来就开始帮着乔某在网上发布信息,招揽“小鬼”。
今年3月,乔某等人带着新招来的“小鬼”齐某,在无锡市钱桥街道某机械厂找到了一份学徒工作。齐某上班两三天后,被“开伤”,然后送回厂里。当天一上班,该厂员工就发现齐某倒在厕所里,捂着手臂直喊疼。该厂负责人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诊断为左臂尺骨骨折。“家属”乔某等人闻讯赶来,在医院吵闹,坚持要带齐某回老家治疗,称只要厂里付一笔赔偿金便可“私了”。一番商谈后,齐某获得赔偿金3.4万元。
短暂休养了几天,齐某又踏上了找工作的道路。3月下旬,他在一家机械厂找到工作后,故技重演被送往医院。恰巧该厂的负责人和齐某的前任雇主熟识,曾听其“吐槽”过厂里赔数万元钱给一个员工,便打电话询问。两家一沟通,发现受伤的工人竟然同名同姓,立即报警。警方迅速介入调查,目前已知惠山区、南长区多家企业受害,被骗总金额数十万元。
检察官说法
我国工伤赔偿适用无过错原则,法律的规定体现了保护劳动者的鲜明立场。然而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工伤事故动辄赔偿上万,有的企业因此倒闭。于是很多企业宁可少赔一点,选择“私了”。
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侦监科科长蒋长兰介绍,犯罪分子正是瞅准这一软肋,专门针对用工需求量大、人员流动性强、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下手。她提示,利用工伤“碰瓷”犯罪的特征较为明显:一般为新招录外来人员,不讲薪酬待遇;通常上班没几天就会发生“意外”事故致伤,受伤时没有目击者;受伤后坚持“私了”;其“家属”中有人对相关法律极为熟悉,擅长谈判。凡遇到此种“工伤”情形,企业就应当注意是否遭遇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