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公开文章分类:
周一午间,中央电视台播出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下称“GSK”)相关高管涉嫌贿赂一案的进展,并指出药品销售中间环节行贿的巨额费用被转嫁到药价中,由患者承担。密集的舆论攻势再度触痛行业神经,药业销售恐重现2006年人人自危的窘境。
从7月初至今,GSK贿赂事件已从此前传闻的“公司内斗”事件被定性为政府部门主动侦破的行业重大反腐案件。新华社7月14日消息称,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GSK一案仅暴露了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严肃查办此案,既是为震慑商业贿赂犯罪,也是为了研究此类犯罪特点,以便国家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规范医药行业发展,使药价虚高的现状有所改善。
尽管药价虚高的成因复杂,但商业贿赂确为价格虚高链条中重要一环,去年8月开始,由国税总局、卫生部牵头,共7部委参与的发票专项整治行动就将矛头对准了医药行业。整治行动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医药卫生行业的发票监管,坚决依法杜绝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在医药购销环节接收、出具虚假发票等违法行为。
早有业内人士指出,医药行业普遍存在“吃回扣”的现象,回扣则以咨询费、会务综合费等费用体现,实际上这些费用大多是公关费。数据显示,医药类上市公司销售费用普遍较高,在销售费用/营业收入最高的20家非ST上市公司中,医药上市公司占据10家。
而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中,国家发改委分别发起两次针对医药企业的成本调查,外企和规模以上的国内企业为主要调查对象。有业内人士担忧,GSK贿赂事件可能会引发税务、工商对制药企业的全面查账,届时制药企业财务的能力可能会受到挑战。
此前的2006年,国家在医药行业展开一次大规模反商业贿赂行动,对行业震动极大。当年医药行业出现亏损企业1310家,累计亏损额为44.02亿元,全行业利润增速为10.61%,显著低于历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