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会报告:中国已非外资首选地

作者(来源): 

光明网

发布日期: 

星期四, 2014, 四月 24

公开文章分类: 

中国美国商会的最新调查显示,空气质量成为阻碍高端人才的最棘手障碍。

在22日与《2014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同期发布的“营商环境调查”中,几乎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空气质量是招聘并留住企业高管人才的一个障碍。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及人员管理招聘的困难,对空气质量的担忧可能成为日益重要的因素。

中国美国商会在白皮书中强调指出,中国在如何克服在华外企经商障碍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

环境问题成左右因素

在2008年,仅有19%的企业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此后因中国空气质量问题遇到招聘困难的企业比例逐渐上升,从2012年和2013年36%与34%跃升到2014年的48%。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表示,这确实是这几年在华跨国公司面临的问题。不仅国际员工,中国员工也关心北京的空气质量。由于环境原因,已经有一些外籍雇员把家人送回国。现在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整体性的,除了空气质量,还涉及到水、土壤等问题。一些跨国公司的人事专员也在探讨,是否需要在北京新增生活补贴。

“现在美国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地方,学汉语的人数仅次于学西班牙语,成为第二大外语。如果因环境问题无法留在中国,这些人的语言投资岂不是落空了?”葛国瑞说道。

高端人才对北京用脚投票,可算是中国在转型期中特有的问题了。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中国本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离生态环境较差的北上广地区,成为反城镇化潮流下的“环境移民”。

对于中国而言,其他在转型期中遇到的独特问题还包括引资政策的不确定性等。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白皮书》中发现,虽然有高达44%的会员对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持乐观态度,但只有35%的会员同时对上海自贸区持乐观态度,大部分会员选择了不确定或者没影响。葛国瑞觉得是时机问题,因为调查在去年年底进行的。

曾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工作过多年,负责贸易谈判的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夏尊恩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补充说,目前上海自贸区的进展方向是好的,但是还有相当多的细节需要理清。

而且,在他看来,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实际已经进行了多轮非常细致的谈判,而且开始涉及实质问题,但上海的负面清单实在是太长了。“由于自贸区里涉及的政策需要多个国家部委介入并相互协调细节,这是非常难的。”他说。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风险

《白皮书》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转向是中国已经不再是多数会员的首选境外投资地。

其中,接近半数的受访者仍将中国作为投资地前三名。7年前,中国是中国美国商会大多数会员企业的首选投资地。如今,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20%,更多受访企业把中国列为其众多境外投资地之一。

在华运营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是最大风险,紧随其后的是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人力资源短缺。

虽然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依然是主要因素,但缩减在华投资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实际上更多担忧的是中国经济增速的相对放缓和市场准入壁垒,以及对政策环境的观望。今年超过80%的会员企业认为由于成本不断增长,中国正在某种程度或很大程度上丧失其竞争力。

与此相关的是政策的不透明以及监管程序复杂。在过去两年中进行过合并或收购的受访者中,只有49%完成了整合过程。今年的调查显示,“无法获得可靠的数据”是并购交易的主要障碍,其次是多部门审批、法律程序及程序透明度等问题。

2013年,许多企业遭遇政府调查,引起了媒体的大量关注。尽管调查对象也经常包括中资企业,但是40%的受访者感觉在价格和商业反腐败专项行动中,外资企业成为突出目标。此外,证照审批是影响其进入中国市场及在华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