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公开文章分类:
在白酒行业“寒冬”季节,郎酒集团上千员工罢工的消息,引发外界极大关注。
有消息称,6月16日晨8时,郎酒集团位于四川古蔺二郎镇生产总部近千名员工罢工。工人拉着横幅声讨郎酒集团对工人的不公平待遇,罢工一直持续到当晚10时许。对此,外界关心的话题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郎酒的员工大罢工?这次罢工折射出怎样的行业变局?
罢工祸起行业不景气
此次郎酒员工罢工的源头,则是涨工资问题。
据郎酒有关工人反映,郎酒集团今年5月下发涨提薪方案前,酿造车间工人每月工资为1700元—1800元基本工资,加加班费500元共计2200—2300元。
上述工人称,之所以有加班费,是今年3月以来劳工荒的后遗症。很多员工离职后,原来一个组有5-6人,现在只有4-5人,工人单位生产量增加了。另郎酒集团设置了每个产次的超产奖。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春节过后,郎酒集团主打产品酱香型白酒的基地——二郎各个生产部门都有人离职,以酿造部门最多,员工称离职人数高达30%,有1000多人都走了,但该数字并未得到郎酒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证实。
“每年二三月份都是离职的高潮期,其他酒厂也是如此,这很正常,有关媒体的报道相当夸大。”此前,郎酒集团人力资源部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上述报道的数据水分很大,和实际情况不符合,没有那么多人离职,郎酒烤的是粮食酒,需要的工人很多。
对于员工收入下滑的事情,郎酒人力资源部上述人士则解释称,现在白酒行业的行情不景气,企业的利润下降了,企业的年终奖和工资的考核标准没有变,但是有员工考核标准没达标,实际收入情况可能没有以前高,这个是存在的,但是郎酒的工资标准并没有降低。
据悉,为了稳住员工,从今年3月起,郎酒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增加500元左右,但加班费变相被取消了,此次罢工诉求是恢复原来超产奖的百分率,还有人员配置不够产生的加班费得发,超产奖的百分率有所变动,工人认为变相降低了工资。
对此,郎酒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更好地稳定员工队伍,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的切身利益,郎酒厂公司于2014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基层员工薪酬调整方案,上调了郎酒厂5300余基层员工薪酬15%--20%,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不在本次调资范畴。
据悉,上调的薪酬向一线酿造、制曲、包装等技术工人和国企改制时选择留下继续工作,与郎酒共进退的267人老职工倾斜。基层员工薪酬上调是一件令全体员工都很高兴的事情,因此厂公司未与基层员工进行分层分类的沟通和详细就细则进行解释说明;同时在下一批郎酒生产前,厂公司就如何加强劳动生产定额管理等经济责任制考核正在研究相关细案,导致了部分以酿造为主的员工没有系统和准确获取本次薪酬调整政策。
据悉,由于郎酒公司相关部门对此事准备不足,简单处理,未能及时有效与员工沟通,引起了以酿造工人为主的部分200--300员工的异议。
对于罢工一事,6月16日,郎酒集团经与持有异议的员工代表沟通交流,郎酒厂公司确定了向一线员工增加薪酬的优化方案,同意维持酿造工人劳动生产定额不变,人均月工资上调400元,涉及人数2500余人。
据本刊记者了解,此次制曲生产员工人均月增资约468元,涉及人数380余人;包装生产(含成品检验)员工人均月增资额度260元,涉及人数1262人;制曲与包装员工实际增资额与工作量挂钩,多劳多得;国企改制时选择留下继续工作、与郎酒共进退的老职工,按人均600元/月调整,涉及人数267人(已进入管理团队的老职工同样未进入本次调资)。
不过,郎酒集团涉及酒体、热电、维修、质量检验等技术岗位人员,人均调资在380元/月左右,涉及人数347人;后备管理、技术队伍人员属厂公司重点培养对象,人均调资在380元/月左右,涉及人数34人;管理类人员主要是各部门业务骨干、大学生等,本次人均调资在350元/月左右,涉及人数390人;后勤类人员人均增资280元/月左右,涉及人数130人。
“经测算,本次基层员工薪酬调整月增资总额253万元,公司年增加薪资总支出3000余万元”。郎酒集团上述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优化调整薪酬方案的同时,郎酒厂公司领导积极应对员工诉求,连夜走访诉求愿望强烈的员工,疏导员工情绪,确保郎酒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保障厂公司及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郎酒集团上述负责人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针对此次事件,郎酒厂公司将及时总结与反思,并建立正常的员工申诉机制和管理通道,切实提高各项决策及政策执行的科学性与透明度。
今年2月12日,泸州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郎酒集团工作汇报。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指出,郎酒集团要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市场定位、明确协调机制,努力完成百亿销售收入目标任务。
对此,有白酒人士评论称,郎酒销量下滑,与厂里员工离开、不满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厂区工人的收入直接与产值和产量挂钩,销量减少将直接导致工人收入减少,这也给了企业一个教训:要完善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机制、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