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松
兴凯湖松
兴凯湖松(PinustakahasiiNakai),松科。常绿乔木,高15~20米,胸径30~50厘米。针叶2针1束,较细。球果下垂,卵形或圆锥形,成熟时淡黄褐色。分布于黑龙江南部,生于排水良好的湖岗砂地或山顶区质砂地。前苏联也有分布。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
中文学名: 兴凯湖松
界: 植物界
门: 裸子植物门
纲: 松柏纲
目: 松柏目
科: 松科
基本信息
兴凯湖松
拉丁名 : Pinus takahasii Nakai(Pinus densiflora var.ussuriensis)
中文名 : 兴凯湖(赤)松
拉丁科名 : Pinaceae
中文科名 : 松科
保护级别 : 3
分布 :黑龙江
现状 : 渐危种。兴凯湖松主要分布于兴凯湖畔及周边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其分布范围日益缩小,高大的树木越来越少,资源日渐枯竭。
植物特性
兴凯湖松
兴凯湖湿地是世界三大湿地之一,从西向东分低山漫岗区、湖岗区、湖积平原沼泽区、大小兴凯湖水域区。植被随着地势的不同,有规律地分布。漫岗上生长着森林植物群落,缓坡生长着蒿类植物群落,沼泽生长着五花草、小叶樟、沼柳、芦苇等群落。集森林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于一体,生物种类繁多。兴凯湖是世界少有的集湖泊、湿地、森林、草原于一体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高等植物690种,兴凯湖松、紫椴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0种。
在众多植物中值得一提的是特有种类兴凯湖松。
兴凯湖松是生长在兴凯湖岸的常绿针叶树,只分布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俄罗斯的兴凯湖流域,其形态特征介于赤松和樟子松之间,对于研究松属的分类与分布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兴凯湖松具有抗旱、抗风、抗寒和耐土壤瘠薄等特性,能耐零下40℃低温。喜生于排水良好的湖岗沙地或山顶石砾质沙地。漫步兴凯湖的沙滩,湖岗上的兴凯湖松伟岸挺拔,迎风傲雪,如同兴凯湖的守护神,眼望着兴凯湖的浩瀚无边,头枕着波澜起伏的湖水,陪伴兴凯湖年年岁岁。
形态特征
兴凯湖
常绿乔木,高15一20米,胸径30一50厘米;下部的树皮常呈灰黑色或黑褐色,纵裂,中上部呈红褐色或淡褐黄色,呈片状剥落;1年生枝淡褐色或黄褐色,具白粉;2一3年生枝灰褐色,呈薄片状剥落,内皮红褐色;冬芽长卵圆形,暗红褐色,微被树脂。针叶2针一束,较细,长4一10厘米,宽1一1.3毫米,边缘具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树脂道(4一)6一9个边生;叶鞘灰色或褐色,宿存。雄球花黄褐色,雌球花紫色,1一3个近顶生,有短梗。球果下垂,卵圆形或卵锥状圆形,长3-6厘米,径2-4厘米,成熟时淡黄褐色或黄褐色,有时稍带紫色;种鳞卵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鳞盾斜方形或扁菱形,隆起或稍隆起,鳞脐褐色,平或稍突起,有短刺;种于近倒卵圆形,稍扁,长3一5毫米,淡褐色,种翅有关节,长13一15毫米。
生活习性
兴凯湖松
兴凯湖松具有抗旱、抗风抗寒和耐土壤瘠薄等特性,能耐零下40℃低温。喜生于排水良好的湖岗沙地或山顶石栎质沙地,湖岗土壤pH值7,地下水位2--6米。生长比较快,10多年生的兴凯湖松,连年高生长量常为40--50厘米,20年生后结实较多,但有大小年之分。为阳性树种,在郁闭度0.3--0.4时天然更新良好,但在柞林内更新不好。兴凯湖松常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黑桦Betula davurica Pall.等落叶阔叶树混生。花期5--6月,球果至翌年9--10月成熟。
保护价值
保护价值 :兴凯湖松是生长在著名的风景秀丽的兴凯湖岸的常绿针叶树。在我国只分布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其形态特征介于赤松和樟子松之间,对于研究松属的分类与分布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木材为建筑用材,也是营造固堤林的适宜树种。
编辑本段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建议在兴凯湖畔建立自然保护区。应选择优良母树,建立母树林,扩大繁殖。
栽培要点
兴凯湖松产于黑龙江东部兴凯湖附近及密山、鸡东等海拔400:m一1000m处,生于湖边沙丘或山顶石砾土匕是很好的用材林和风景林、护岸林树种之一。
种子繁殖。播种育苗时注意防治立枯病,造林时避免营造纯林。
相关报道
兴凯湖松
2007年11月,黑龙江鸡西的网友夏先生给人民热线发来一封求救信,信中展现了兴凯湖岗古树凄凉倒地的场景,他衷心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能够加大管理力度和宣传力度,保护好美丽的兴凯湖,保护好湖岗古树。
人民热线:
随后,笔者在路过兴凯湖湖岗时发现,昔日这里美丽的湖岗正在变窄,湖岗上美丽的兴凯湖松正在一排一排的倒下而无人管理无人过问!这近千年的古树给兴凯湖增添了许多遐想和魅力,为什么就连根拔起了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询问了当地的渔民。渔民说:“这都是挖砂子造的孽啊!”原来,这里大到农场小到住户,只要有建设就到湖里挖砂子。当湖里的沙子少了以后,湖水就会在风大的时候冲涮湖岗,而这些人挖完沙子后并不作任何补救处理,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湖岗被水愈冲愈窄,胡岗上的植被和千年古树也就根系悬空了,有风的时候,一排一排的古树就这样悲壮的倒在了兴凯湖里。
兴凯湖岗松是中国的保护树种,笔者衷心希望它们的遭遇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否则兴凯湖湖岗将会被继续破坏下去,昔日美丽的兴凯湖将会黯然失色。
亚种分布
根据针叶中维管束的数目分为单维管束亚属(针叶内具一条维管束)和双维管束亚属(叶内具两条维管束)。全世界的松属植物有80余种。中国有22种10变种,分属于两亚属。
红松(P.koraiensis) 小枝密生黄褐色或红褐色柔毛。球果长9~14厘米,成熟后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种子不脱落,无翅。是中国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主要成林树种。新疆五针松(P.sibirica) 形态与红松相似,主要特点是小枝具淡黄色毛;球果长5~8厘米;种鳞先端圆,内曲。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卡纳斯河和霍姆河流域,垂直分布于海拔1600~2350米范围,常与新疆落叶松混生。华山松(P.armandii) 小枝绿色或灰绿色,无毛。球果长10~22厘米,成熟后种鳞张开,种子脱落。在中国产的五针松中以它的分布范围最广,其分布区属于中国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或低山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区,也是高山寒性针叶林与低海拔落叶阔叶林(在北部)或常绿阔叶林(在南部)的过渡地带。其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3300米范围,其分布下限常与二针松(如油松、马尾松、云南松等)混生。在台湾中部以北、中央山脉阿里山、玉山等高山地区有华山松的变种──台湾果松 (P.armandiivar. mastersiana)。白皮松(P.bungeana) 叶3针一束,鳞脐背生,有刺,是白皮松组的典型代表。树皮灰绿色或灰白色,薄片脱落,种翅长5毫米,有关节,易脱落。分布于山西、河南西部、陕西泰岭、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垂直分布在海拔 500~1800米地带。在秦岭山区、河南与山西交界处有纯林。油松(P.tabulaeformis) 小枝淡黄褐色,无毛。叶2针一束,长10~15厘米。种鳞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主要分布区东到辽宁千山山脉,北抵大兴安岭南端黄岗梁、大青山、乌拉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南达邛崃山、秦岭、伏牛山。垂直分布范围在西部(青海东部)为海拔2000~2700米,东部为100~1500米。 赤松(P.densiflora) 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薄片脱落;小枝淡黄色或红黄
兴凯湖
色,微被白色。叶2针一束。球果成熟后呈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较薄,鳞盾平。通常具刺。分布于黑龙江东部、吉林长白山区、辽东中部至辽东半岛、山东胶东半岛。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高山松(P.densata) 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或2针、3针并存,长6~15厘米。球果卵圆形,长5~6厘米,径约4厘米,成熟时暗栗褐色,种鳞张开,鳞盾肥厚隆起,鳞脐突起,多有明显刺状尖头。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及云南西北部高山地区。马尾松(P.massoniana) 针叶细柔,2针一束,长12~20厘米。球果卵圆形,长4~7厘米;鳞盾平或微隆起;鳞脐无刺。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松树。云南松(P.yunnanensis) 叶3针一束,稀2针一束,长10~30厘米。种鳞鳞盾肥厚,鳞脐具短刺。云南松地理分布较广,东至贵州西部的毕节、水城及广西西部百色地区,北至四川西部的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流域,西至西藏察隅,南抵云南文山及红河、思茅、临沧北部;其中以金沙江中游、南盘江中下游最集中。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 为欧洲松的变种。树皮黄色或褐色。叶2针一束,长4~9厘米,宽1.5~2毫米,扭曲。鳞盾淡绿褐色,长菱形,肥厚隆起,向后反卷,鳞脐凸起,有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小兴安岭爱辉县的卡伦山和逊克县的松树沟也有少量。黄山松 (P.taiwanensis) 叶2针一束,长7~13厘米,树脂道3~7个,中生。球果卵圆形,长3~5厘米,几乎无梗或具短梗;鳞盾稍肥厚隆起,鳞脐具短刺。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等省的高山地带。 南亚松(P.latteri) 叶2针一束,长15~27厘米,树脂道2个,中生于背面。球果长圆锥形,长5~10厘米。鳞盾肥厚隆起,横脊明显,鳞脐稍凹。 除原产中国的松树外,还有引种到中国并已成为某些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 如原产日本的黑松(P.thun-bergii)。原产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P.e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近年在中国长江以南发展很快。